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旅游房地产开发中的文化问题

来源:《上海房地》 作者:翁莉 责任编辑:
2010-04-14

一、引言 

      随着旅游的日益普及和大众化,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被广泛认知,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加以关注。下面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在旅游房地产开发中文化现象的一些思考,即城市建设中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古镇古村落文化传统的保持。 

二、城市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文化问题 

     (一)城市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文化悖论 

      以北京作为案例来分析:北京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体现了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从传统的明清建筑,可以看到古都的风貌,皇宫紫禁城雄伟壮观,皇宫的中轴线和城市的中轴线相合,富有变化的胡同和整齐的四合院穿插融合,典雅朴实,优美抒情,显示出北京城的历史和人文景观;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城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天安门、前门为代表的中心广场,和建国后建设的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组成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建筑群,向世人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典型的革命城市特征;进入新时代,北京又迅速出现了一批高楼大厦,新型的体现现代化理念的建筑,例如迎奥运的首都大剧院、奥运“鸟巢”,以其现代摩登的外形与老北京传统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城市的规划者,在设计城市建筑的时候要考虑文化因素,或者说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文化的因素,北京的传统文化凝固在近千年作为帝都的封建文化上,这与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的现代都市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北京需要建造新的建筑来注入新的城市理念,从而也传导出中国积极与国际接轨、与世界融合的发展思维。但需要思考的是在建造新的建筑同时,怎么保护老建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发展不是靠割断历史来完成的,只有正视和沿续历史才能创造未来,要做到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二)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形式 

      城市文化传统的保护有两个内容:一是文物,即名胜古迹。它们是历史遗产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的极致,以北京为例,故宫、天坛、长城、庸和宫和颐和园等建筑都是文物,通常名胜古迹都是帝王或者宗教遗产,对文物的保护在城市管理者和旅游开发者心中已经达成共识。二为文化,现在更要强调的应该是对城市文化的保护。文化的内容很广泛,主要由民居和历史街道体现出来,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是城市个性和精神所在,民居和历史街道作为大众生活的载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审美方式,就像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拆除了它们,北京就失却了精神载体和性格轮廓。但对民居老街的保护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有以下的三种形式: 

      一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脉络,以旧时功能为主,实现功能、文化的延续性。以上海的“文化名人一条街”——多伦路为例,当年许多文学家、革命家都在那里留下了它们的足迹,如茅盾、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人,名人故居作为“活着的空间”,使人们身在其中能感受到主人的生命和精神灵性。多伦路的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原状,功能作了部分变化,增加了会所、老电影观赏、古玩字画交易等内容,运用文字和图片说明当时革命家、文学家活动情况,总体保持了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怀旧氛围。 

      二是以现代的生活提供新的体验。以上海的“新天地”为例,保持外观,改变内部,在石库门里设制西式的酒吧、咖啡厅,“老瓶装新酒”彻底改变上海里弄生活性质,迎合现代人休闲、娱乐的需求,给人全新的现代高品质生活的体验。 

      三是介于两者之间。以上海“书画艺术一条街”——绍兴路为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各大出版社都入住绍兴路,现在路边的一些书店保持原有的格局,造就数十年前的氛围;同时在路边又增加书吧、茶吧、现代画廊增添现代化生活感受。
三、乡村古镇旅游房地产开发中的文化问题 

     (一)乡村古镇旅游房地产开发中的文化趋向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农耕文明,提倡的是“人事之法天”的理念,即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效法,表现为对自然的膜拜和敬畏;第二阶段是快节奏的工业文明,提倡的是“人定之胜天”的理念,即强调人类主体目的性和面对自然的自豪感,表现为改造自然;第三阶段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后工业文明,提倡的是“人心之通天”的理念,人化自然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相契相生的。

      我们现在的古村落古镇的文明状态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文明阶段,而绝大多数的城市则处于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的快节奏和单调使都市人想要暂时摆脱乏味的生活和空虚的精神,寻找原始朴素的乡村来充当他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在现代都市包围着的农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渐渐成为“文化孤岛”,它们想要追求方便快捷的工业文明。这就存在着一种“围城现象”,当农耕文明想要追求都市的现代和刺激的时候,都市人却想要回归传统,亲吻绿色的自然。后工业文明的兴起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和现代的矛盾问题,它“运用现代技术智慧去营建洋溢着纯真情思的第二自然”,既使传统文明享受了工业文明的便捷,也让工业文明能感受到传统文明的温馨。 

      (二)乡村古镇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形式
      在保护古镇古村落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首先,政府作为行政职能机关,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古镇建筑和文化风俗加以保护,维修老屋必须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特别要通过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这一点相当重要,比如,日本和巴黎的传统文化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关键就在于当地居民对他们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对老屋居民给以一定的经济补贴,只有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原生态的情致,不能想象一座座冷冰冰毫无人气的民居老宅给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一个旅游地的规划开发过程中要用适当的手段征集当地居民的意见,赋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权,使居民意识到这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事情;在古镇发展旅游重在社区参与,使居民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并在这种“保护”中直接获利。 

      古镇旅游房地产的开发重点在于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及当地民俗风情的维持。从技术层面上看,古建筑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整旧如新”,这种方法在现在的旅游开发中已经摒弃,它消灭了历史,无视自己的历史文化,割断了历史的脉搏;一种是“整旧如旧”,这是近年的旅游房地产开发中比较普遍的作法,它保存建筑中承载的历史,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但同时也有一个疑问,建筑和事物的历史化是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逐渐“旧”化的过程,那整旧如旧的“旧”到底锁定在哪个程度和年代呢,是中间状态,还是其中的强势文化状态;另一种作法是“整旧如初”,让建筑回到历史原貌,表现出人类对文明的自豪和崇敬的感情,这被现在认为是最高层次的古镇旅游开发方式,但同时值得思考的是:历史文化和建筑是时间浸润、过滤的结果,包含着一种珍贵的历史感,让它们回复到最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是一种除却历史、破坏历史的行为呢?也许世界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的矛盾,只能在传统和现代间,在历史的演变间去寻找一种平衡。

四、结语 

      曾去过一趟云南丽江古镇,真正体会到了“因为有了丽江,七彩云南才会使人魂牵梦萦;只要感受过她,就会理解什么是难以释怀”。丽江古镇建筑得以完整的保护:七彩石路、四方街、小桥流水、木结构房屋衬托着蓝天白云,身在其中感觉仿佛时间已经凝固,体会着心灵的宁静和祥和;但同时古镇商业气息太重,本身已经没有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两边街坊都是出售纪念品和特色商品的店铺。对于大众旅游或者浅层次旅游来说,古朴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地方手工艺产品、休闲优雅的环境已经能够让旅游者得到满足。但随着旅游的个性化、深度化和体验化,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中只有对丽江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和系统的挖掘,才能使丽江旅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文化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伴随着有识之士的共同思考去寻找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